海棠书屋 - 都市小说 - 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在线阅读 - 第三十五章 官声与赚钱两不误

第三十五章 官声与赚钱两不误

    半年之后,这波官声赚钱两不误的操作,宋大人又来了一次,这次传到京城来的方子是卤味。

    将骟猪的养殖方法推广开来以后,猪肉不再那么腥臊,吃的人也多了起来,而卤味更是因为用到大量香料,可以掩盖动物内脏的骚腥之气,以前没什么人要的猪下水现在都能卖个好价钱。

    猪下水是如此,羊下水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香料的需求量一下子就高了起来,广东的香料贸易比原本更加红火,宋大人坐在衙门里笑眯眯地想着,来年广东省的税收一定账目一定十分漂亮。

    而李昭跟他爹扎根岭南这么多年,肃王府的商用海船多达十几艘,所以宋大人这一举措连带着肃王府也赚到了,李昭做为肃王世子,自然也很高兴。

    他跟他爹肃王所图甚大,私下里养着那么多人,每月的流水便是四万两以上,一年的开销便是四五十万两。

    好在整个岭南地区在宋四爷任职的十四年期间有了很大的起色,海师军费充足,加上有了装置球鼻首的明轮船,火炮和各式火铳也都有钱去改良和装配,岭南地区沿海倭寇几乎没了踪迹,南洋地区的海盗也被打击得掀不起风浪来,海贸比原本好做了许多,肃王一开始还只是跟海商们收保护费,后来干脆自己造船跑海贸,几年下来,光是数钱的账房就请了三四十位。

    每次一到年底,账房里上百张算盘齐齐噼啪作响,甚为壮观。

    若非是这样,肃王府就会跟东宫、老二宁王和老五信王一般,为了搞银子弄得一屁股屎,要不就像去西北镇守的老四靖王一样,王府穷得只剩下房梁了,全家老小跟着老四喝西北风。

    转眼又是一年。

    去岁,宋大人的考评毫无疑问又是一个优,加上他极好的官声,皇帝便又动了想要把宋大人调回京城的心思。

    再过一年,宋建鸣便在岭南呆满十五年了,他会再次回京叙职,这次定要让宋建鸣留京!

    皇帝打定主意之后,便是考虑官位的问题,最理想的自然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但这么做有几个问题,一是现在的户部尚书孙大人这些年没什么过错,必须要找个合适的理由让孙大人挪窝,其二便是宋大人的岳父梁大人乃是吏部尚书。

    老丈人和女婿同居高位,这不符合朝廷的规矩,所以想要宋建鸣留京回来,梁大人就也要动一动位置,另外就是现任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的宋家大爷,也就是湖北荆州知府宋建烁的爹,大概也要给宋四的留京让道。

    作为吏部尚书的梁老大人自然很快探知了皇帝心意。

    皇帝给梁老大人两个选择,要么去南京户部养老,要不就到他女婿待过的岭南养老,皇帝不想亏待梁老大人,还专门给他设了个两广总督的位置,正二品,管理广东和广西军政和民政,统领布政使司、都指挥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三司,跟地方巡抚形成制衡,绝对的封疆大吏。

    梁大人想哭都没地方哭去,真是成也女婿,败也女婿,就没见过哪家女婿官升得这么快的!快得把岳家和族中堂伯父都挤出了京城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埋怨的,梁大人是个心态豁达的老大人,他头发都白了,特别是做大周的高官,能善终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皇帝也快六十了,头发也都白了,不知道还能撑几年。

    如今东宫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,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起复,虽然皇帝看太子不顺眼,耐不住他喜欢皇长孙啊!

    几位有年长有势力的皇子们也是蠢蠢欲动。

    皇位传承一向都是腥风血雨的,这时候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,舒舒服服当个封疆大吏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?

    至于女婿,就让他自求多福吧!

    自古富贵险中求,说不准宋建鸣这厮未来能有什么大造化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景宁三十四年七月。

    宋清月度过了平静无波的十三岁生辰。

    预感到今年岁末大约就要跟着宋大人进京,她抓紧时间把手头的水泥别墅全部出售了。

    剩下的养殖场、纺纱厂、水泥厂还有几个种植园和林场都有何家、曹家以及安家的参与。

    经营人手都是现成的,哪些管事和管事婆子是要留下的,哪些是想跟着自己回京城的,这些一一做好安排就成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腊月,宋四带着一大家子回了一别九年的京城,并且这次回京,可能就再也不走了。

    宋大人一家子都开心得不行,只有宋清月不太开心。

    其实,就要走马上任的新任户部尚书宋大人也愁眉不展。

    /87/87078/249025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