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壮哉大唐驸马在线阅读 - 第零零九章:请君创立凌烟阁

第零零九章:请君创立凌烟阁

    看着英俊潇洒、宠辱不惊的外甥,李世民脸上的喜爱之色难以掩饰。

    作为一代伟大的帝王,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后继无人!这里的‘人’指的既是帝王的继承人,也是未来的擎天白玉柱。

    通过目前的情况来看,李承乾这个太子当得非常不错,可是,诸多官宦子弟中,却没有一颗令他眼前一亮的新星。

    而柴令武现在的表现,让他多了几分期待。

    李世民道:“昔年我有猛将、虎将、名将、名帅百余众,像秦琼、罗士信、尉迟敬德、程咬金、段志玄、刘弘基、屈突通、柴绍、长孙顺德、张亮、张公瑾、侯君集、殷开山他们,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盖世英杰。但是细数下来,我发现能战之将,已经不足以往的一半。你父亲柴绍算是年轻的了,可今年也已四十三,他能提戟纵马的时光也就几年的时光了。”

    “生老病死乃是天地法则,谁也逃避不了。这个我理解。”

    “让我不安的是皇室诸子弟无人娴熟弓马,而六成以上的将门后裔也都弃武从文。所以,我很担心老一辈名将凋零后,煌煌大唐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困境。”

    柴令武能够感觉到李世民对于名将凋零的担忧,也理解他的感受。

    李世民说的这些,其实是每一朝每一代都存在的问题,而王朝的衰败往往也是因此发生。

    天下动荡时,各方势力都需要骁勇善战之将为他们征战天下,在这种局势下,名将是无价之宝。是以才有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的古话。

    可天下太平后,国家需要的是类似于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魏征这样的治国天才。

    而不是秦琼、尉迟敬德、程咬金、罗士信这种猛将。

    能力强的战将倒是可以出将入相、牧守一方,这其中,李靖、李绩、柴绍、张亮等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。

    但更多叱咤风云的战将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,所以他们只能无所事事的的赋闲在家,连名将都无仗可打的在家混吃等死,那么,他们后辈子孙自然而然会弃武从文,世道如此,谁也怪不得他们。

    想像一下,名将之后尚且选择了从文、从政,普通百姓愿意学武的也会越来越少,长此以往,便会出现国中无大将的局面。

    而当中原王朝走向重文轻武、走向争权权位的时候,周边的异族却因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,使得战斗力越来越强,最终就会演变成敌盛我衰,外寇入寇的局面。

    这是华夏封建社会,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宿命。

    而历史上的唐朝,也是因为优秀将领稀少的关系,到了李治统治时期,就出现了与大唐叫板的劲敌。

    李世民在唐朝最强大的时候,就已经高瞻远瞩的想到了未来的局面,不愧是一代明君。

    “臭小子,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?”李世民见柴令武一副魂飞天外、魂不守舍的模样,很是无语的黑着一张脸。

    “在听呢!”柴令武收回心思,咳了一声道:“舅舅居安而思危,我佩服至极。”

    “别跟我扯这一套没用的。”李世民笑容可掬的一挥手,道:“你前天说你有从军之志,今天又说你变得聪明了。那我就以这个问题来考你,看你竟然有没有能耐皆我解决这个难题。”

    半晌之后,柴令武高声道:“我有四策,可助舅舅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柴令武这一高呼,李世民登时傻眼了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多年,哪怕是集合了房玄龄、长孙无忌、魏征、李靖、李绩、侯君集等名臣名帅也找不到治理的良方,而今日,大家又商议了一番,结果还是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他为了考较柴令武的才能、潜力,也就随口一问。事实上,他并没有抱多大希望。

    哪料到自己话音一落,柴令武立刻就想到办法了,而且还口称‘四策’。

    “哪四策?速速道来。”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第一策是自上而下。舅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不仅重视文治、武功也从不曾放弃,以此来激励朝堂上的尚武精神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的给舅舅开出的方子是创立一个大唐凌烟阁,方式就是将开国功臣的雕像供奉在凌烟阁内。”

    历史上的凌烟阁设立于贞观十七年,是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所立,以示尊荣。

    不过,现在却被柴令武无耻的剽窃了过来。

    而画像也被他设计成了雕像。

    李世民闻言,不由得呼吸一滞,对于他来说,这可是收买人的绝佳手段,而对于那些开国功臣来说,能够在凌烟阁流芳百世的接受后人膜拜,那简直是天大的荣耀。

    “一来表达舅舅与各位开国功臣的情谊;二来可以激励后人为我大唐建功立业,只要为大唐建功立业,大唐就绝对不会忘记他的功劳。”

    “汉光武的‘云台二十八将’上应二十八星宿,那咱们就来他一个凌烟阁三十六天罡。”

    最后,柴令武图穷匕见的说道:“至于七十二地煞则虚位以待,登上地煞的首要条件就是开疆拓土。”

    “好一个凌烟阁,好一个三十六天罡、好一个七十二地煞!”李世民拍桌而起,一双虎目中神采飞扬。

    大唐本来就是一个注重军功,渴望开疆扩土的王朝,一旦有了这个凌烟阁,既能收拢功臣之心,又能激励后人为大唐建功立业,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么?

    “有三十六天罡之先例,那么大唐军人必将为虚位以待的七十二地煞而拼命努力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那些无所事事的名将、大将,还不得一个个厉兵秣马,乞求出战。如此一来,那些基层将士,还不得一个个拼命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,闻战则喜。如此一来,大唐百姓还不得一个个去鼓动自己的丈夫兄弟子侄投入军队之中?”

    “而我大唐拥有大军百万,百姓数千万,若是每一代人中,有百名军武天才脱颖而出,无将可用的困境就烟消云散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说着说着,自己也为这个美好的未来手舞足蹈、欢欣鼓舞!

    “我打算在皇宫内设立凌烟阁,你认为如何?”

    激动了许久,李世民开口询问!

    “不!设在皇宫太小家子气了。”柴令武却持不同意见。

    “皇宫不是最好的地方么?”李世民虽是不解,但依旧一脸的愉悦。

    柴令武道:“能够进入皇宫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。若是把凌烟阁设在皇宫大内,就不能达到宣告天下的目的。若是没有闹得天下皆知,凌烟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。若是天下人看不到真真正正的凌烟阁,他们总是会执有半信半疑的态度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凌烟阁不仅要设在皇宫外面,还要敞开大门的任由天下百姓参观膜拜。如此一来,才能达到沸沸扬扬、广而告之的目的。实实在在的实物,才能激励世人立志从军。”

    “是我考虑不周了…俗话说‘酒香也怕巷子深’!若是凌烟阁高在宫中,的确没有达到激励世人的用意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从善如流的问道:“那你觉得哪里合适?”

    “秦王府。”柴令武说了一个令李世民目瞪口呆的地扯,他解释道:“秦王府改成凌烟阁有三大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一是天时、秦王府是舅舅腾飞之地,也是各位开国功臣走向登顶之始,改为凌烟阁,更且纪念意义。”

    “二是地利、秦王府占地广阔,离皇宫不远,又在长安中心位置,四方百姓瞻仰也非常便利。”

    “三是人和、若是重选地址,肯定会动用国库,如果舅舅把秦王府捐出,更能体现出您体恤百姓之心。”

    其实还有第四点好处,只是柴令武不敢说而已。

    李世民迟早会把秦王府赠送给某位皇子,但因为它是特殊的存在,所以一旦赠送出去,很有可能被人们解读为李世民准备立那名皇子为储君,如此一来,会造成不必要的动荡。

    现在早早的把秦王府处理掉,于国有利,于皇室有利。

    “言之有理,我明天就让工部重新规划一下,争取早日把凌烟阁设立起来。”

    虽然柴令武没有说,李世民也因为皇子幼小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但仅凭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个理由,已经足以让李世民愉悦的答应了。